一体化电缆故障测试仪中的电缆故障定点仪定点步骤:
首先连接传感器和耳机:将定点传感器接定点插口,耳机接耳机插口。然后选择工作模式:仪器自动识别接入的传感器,进入声磁同步定点模式

1、选择定点区域:
在定点之前,首先应明确电缆路径。如果图纸资料不完整,应进行路径探测,并做好标志。
根据测距结果,考虑电缆头盘余量、地形因素,粗略确定故障点位置,由于不可避免的存在估算误差,一般应在(测距值±50m)之间定点。
注意:在脉冲电流测距时,由于放电波形的起始处一般都有向上的小幅凸起,造成不易定位,一般测距值均略大于实际故障距离,长约10~20m。
在选定的区域,将传感器平放于电缆正上方的地面,观察波形并用耳机监听,开始定点。
2、调整磁场增益:
当高压发生器开始对故障电缆周期放电后,调整仪器的磁场增益+/-键,使“信号”指示灯的闪亮和高压发生器的放电形成同步,正常同步时的磁场波形和图5-3-2所示的非常相似。如果“信号”指示灯闪亮频率很快(如1-2秒闪亮一次),而且磁场波形尖细,毛刺较多,这是由于磁场增益过大,造成电磁噪声错误触发,此时需要将磁场增益适当调小。
3、调整声音增益:
当调整好磁场增益正常同步后,再调整测距/声音增益+/-键。当“信号”指示灯闪亮时,声音信号同步采样一次,波形更新。调整声音增益,使声音波形足够大且不失真。
声音信号(包括噪声)在不断变化,要随时看到真实的声音波形,需要不断地调整其增益,但根据经验,声音信号增益可以调的较大,只要不是每次都失真即可,不必随时调整。
4、寻找并逼近故障点:
以大约0.5~2m的间隔移动传感器,如果连续几次放电,均没有看到如图5-3-2所示的典型声音波形,则应继续向前移动,直至多次放电的声音波形都与典型波形非常相似,而且稳定(除非当时有很大的噪声出现),说明已经到了故障点的附近,采集到了真正的故障点放电声音信号。这时用耳机监听,会在“信号”指示灯闪亮的同时,听到较沉闷的一声“啪”。一般来说,靠观察声音波形得到的响应范围大于听声的响应范围,而且单纯听声较难分辨。
5、测量声磁延时,定位:
看到放电声音波形后,按和键移动光标,将其移动到声音波形的起始点上,在声音波形显示区的右上角显示声磁延时值,如图5-3-2所示。此延时值能代表故障点的远近,但由于很难确知声音在电缆周围复杂介质中的传播速度,也不知道电缆埋设的具体深度,所以不能计算出传感器和故障点之间的水平距离。
注意:光标在其它位置时,显示的声磁延时值没有意义。
以较小的间隔不断改变传感器的位置,并测量声磁延时,直至找到延时值小的点,其正下方即是故障点,误差在0.2m之内。
6、利用磁场极性进行辅助路径探测:
在电缆的两侧,磁场波形的极性相反,可由此进行辅助路径探测。此功能在终确定故障点位置时比较有用。
后一体化电缆故障测试仪中的电缆故障定点仪定点注意事项:
(1)尽量不要将传感器置于电缆本体上进行定点,否则会在电缆任何位置都能听到微弱的啪啪声,此为大电流瞬间放电形成的电应力造成的震动,整条电缆上均存在,不能利用此信号进行定点。
(2)有时电应力震动也能传到地面。在远离故障点时,如果非常仔细的监听,有时能够在电缆全长上都能听到很微弱的啪啪声,且不会随传感器位置的不同而发生变化,此即为电应力震动,其与真正的故障放电声差别很大,注意不要误判。